咨询热线

010-62493193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吹扫捕集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细节

吹扫捕集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细节

更新时间:2025-07-22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137
  以下是关于吹扫捕集仪的工作原理、结构特点及使用细节的详细解析:
  一、吹扫捕集仪的工作原理
  吹扫捕集仪是通过“吹扫-捕集-解析”三级过程实现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(VOCs)的提取与富集的自动化设备。其核心原理基于气体分配定律,具体分为以下阶段:
  1. 吹扫阶段:
  - 利用高纯惰性气体(如氦气、氮气)对样品进行持续吹扫,使VOCs从液相或固相转移至气相。
  - 吹扫效率受气体流速、时间和样品特性影响:流速过高可能导致目标物未完全释放,过低则延长处理时间。
  2. 捕集阶段:
  - 含VOCs的气流通过填充吸附剂(如活性炭、聚合物树脂)的捕集管,目标物被吸附富集,干扰物(如水汽)则被过滤。
  - 捕集管的吸附性能与温度、吸附剂类型相关,常温下即可高效吸附,必要时需冷却(如除水阱)。
  3. 解析阶段:
  - 捕集管快速加热(升温速率>3000℃/min),VOCs受热脱附后随载气进入气相色谱(GC/GC-MS)进行分离分析。
  二、吹扫捕集仪的结构组成与功能
  1. 核心组件:
  - 吹扫单元:包括气体源、流量控制器、吹扫管,支持恒定流速输出。
  - 捕集系统:吸附管(含特异性吸附剂)、冷阱(风冷或半导体制冷)、除水装置。
  - 解析模块:电阻加热装置(缠绕式加热,温控精度±5℃)、六通阀切换气流路径。
  2. 辅助功能:
  - 自动化控制:触摸屏设定参数(吹扫时间、加热温度),支持开机自检、故障报警。
  - 防污染设计:泡沫传感器、反吹气体分离技术、惰性管路(PEEK/硅烷化不锈钢)减少交叉污染。
  三、使用细节与关键参数
  1. 操作流程:
  - 样品准备:液体样品直接加入瓶内,固体需加热混合;高泡沫样品需添加防沫剂或稀释处理。
  - 参数设置:
  - 吹扫流量:通常10-100mL/min,兼顾效率与捕集率;
  - 吹扫时间:5-20分钟,复杂样品可延长;
  - 解吸温度:200-300℃(依吸附剂而定)。
  - 典型流程:干吹(去除潮湿气体)→吹扫→解吸→进样→反吹清洗。
  2. 维护与保养:
  - 日常维护:检查气密性、清洁捕集管滤网、擦拭管路冷凝水;
  - 定期维护:更换老化密封件、捕集管(每1-3个月);
  - 校准:压力传感器、流量控制器半年校准一次。
  3. 注意事项:
  - 避免交叉污染:吹扫管与捕集管反吹分离,样品瓶高温灭菌;
  - 温度控制:捕集阶段温度≤30℃(防止穿透),解析温度需匹配吸附剂耐受范围;
  - 安全防护:处理有毒样品时佩戴防护装备,定期检查气体泄漏报警器。

联系我们

北京踏实德研仪器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显龙山路19号1座414室 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
  • 联系人:陶女士
  • QQ:2087630195
  • 公司传真:86-010-62464284
  • 邮箱:isotopems@163.com

扫一扫 更多精彩

微信二维码

网站二维码